腦中風十問
腦中風(Stroke),一直名列於台灣十大死亡原因之中。而且常造成患者日後生活及行動不便等失能問題。最近幾年來腦中風的治療發展迅速。社會大眾非常關心,以下是在神經科門診常被問到的問題:
1. 腦中風不都是一樣的嗎?
2. 中風的症狀是什麼?脖子的筋繃得很緊是不是要中風了?
3. 腦中風應該作哪些檢查?
4. 暫時性腦缺血是什麼?
5. 如果中風了,能否立刻把阻塞的血管打通?
6. 頸動脈支架有效嗎?
7. 中風後會恢復嗎?藥要吃多久?
8. 腦中風後也會記憶減退或憂鬱嗎?
9. 腦中風會不會遺傳?
10.如何預防腦中風?
(一)腦中風並不完全一樣,大致分為三大類:
一 腦梗塞(缺血性腦中風)(cerebral infarction, ischemic stroke):最常見,是因為頸部或腦血管動脈硬化或來自心臟的血栓把腦血管堵塞,因而造成此血管所灌流的腦組織壞死。因腦部發生部位不同,而有各種局部症狀,如偏癱,嘴歪等。
二 腦出血(intracerebral hemorrhage):大部分為自發性出血,與高血壓有密切關係,好發於大腦的基底核、視丘、腦幹及小腦等處。有小部份是因為先天性腦內血管的動靜脈畸形破裂而引起的,常見於較年輕的病患。同樣也是因腦部發生部位不同,而有各種局部症狀。
三 蜘蛛膜下腔出血(subarachnoid hemorrhage):常因顱內的小動脈瘤(berry aneurysm)破裂而引起,病患會有突發性的劇烈頭痛,頸部僵硬,常伴隨嘔吐,有時意識會有變化,甚至昏迷,是神經急症。
(二)腦中風的症狀—多樣面貌
中風的症狀大都是突然發生的,令人措手不及。大家熟悉的中風症狀或預兆為一側偏癱、單側手腳發麻、嘴歪、眼斜、口齒不清晰、走路不穩等等。其實中風的症狀是多樣的,只要某部分的腦血管阻塞,或是破裂產生血塊時,就可造成此血管所供應的腦部的局部症狀,所以依其部位不同,產生的症狀也就不一樣。有時是以失語症(言語表達不易或無法了解別人所說的話),一側偏盲(一側視野缺損)或失智症來表現的。
腦中風與筋痛
人人都擔心中風。頭痛、頭暈時固然擔心會中風,就是頭頸部酸痛,小腿肌肉抽筋,也會以為是血管將要破裂,而憂心不已。然而,中風在你擔心是它找上門來時,常是風馬牛不相關的病痛。沒注意它時,它卻已悄悄降臨,讓人措手不及。比如有人一覺醒來,右側偏癱;下跪禮佛,要起身時發現左腳無力;演講到精采處,突然口齒不清,不知所云;這些現象令人防不勝防。
反之,肌肉痛則是很常見的毛病。頭、頸、四肢都有大小不同的肌肉,讓我們的頭頸能自由轉動,四肢能活動自如。但如果用力或運動過度,姿勢不良或因緊張而造成肌肉持續維持收縮狀態,則會造成肌肉酸痛。此種現象發生於頭頸肌肉(尤其是兩側太陽穴)或後腦、後頸時,即是緊縮型頭痛;發生於背部,即為常見的下背痛;發生於小腿時,即為俗稱的「抽腳筋」。
(三)腦中風的診斷:腦中風應該作哪些檢查?
醫師會根據患者發病情況及神經症狀等臨床病徵做出診斷。除了一般的常規血液檢查外,還會作腦部電腦斷層檢查,視情況需要,有時會直接作腦部磁振造影。作電腦斷層的目的,除了確定診斷、看中風部位的大小之外,最重要的是區別是腦梗塞或腦出血,因為這兩種疾病的治療方法不同,比如腦梗塞常會以抗血小板凝集或抗凝血藥物來治療,而腦出血者則不宜使用此類藥物。
腦出血的血塊只有在發病初期時才能在電腦斷層上看出來。根據血塊大小及吸收的快慢,經過幾週或幾個月後,腦部電腦斷層已無法看出血塊的蹤跡,只留下「低密度的變化」了。而這種「低密度的變化」並無法區別腦梗塞或腦出血。
腦中風病患還需作一般血液常規檢查,包括如血脂、膽固醇、血糖等,心電圖及胸部X光。視情形還需作心臟超音波、頸部血管超音波及腦部血管攝影等。
(四)暫時性腦缺血是什麼?
暫時性腦缺血(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, TIA)是到腦部的某條血管暫時阻塞,造成該血管所灌流的腦部組織短暫缺血,因而產生局部神經症狀。這些症狀與腦中風相同,只是暫時性腦缺血的症狀在24小時內會完全恢復,一般都不超過1小時,而且以2到15分鐘內為最多。因其缺血部位不同,產生的症狀也就各式各樣,如偏癱、口齒不清、失語症、複視等等,但意識不受到影響。
既然是暫時性,有什麼要緊呢?要緊的是暫時性腦缺血很可能是腦中風(腦梗塞)的前兆。中風表示其缺血的腦組織已壞死,症狀不會在24小時內恢復。由暫時性腦缺血變成腦梗塞的機率各家研究有所不同,一般而言,約有三分之一的人演變為腦中風。例如美國海曼 (Heyman A) 醫生等人在1984年的報告,390位暫時性腦缺血病患中在5年內有23%發生腦梗塞,而且21%有心肌梗塞。根據美國梅約醫學中心(Mayo Clinic)醫院的衛斯南(Whisnant JP) 醫師等人的報告,如果會發生中風,約20%在一個月內發生,而50%在一年內發生。
中風最好的治療就是預防─讓中風不發生。約15%的腦梗塞在發生之前都曾經有過暫時性腦缺血,所以治療暫時性腦缺血就是預防中風的方法之一。
(五)如果中風了,能否立刻把阻塞的血管打通?
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的病人,在3個小時內,其腦部電腦斷層顯示無腦出血及腦梗塞現象,則可用t-PA ( tissue plasminogen avtivator )靜脈注射治療。靜脈T-PA注射是美國FDA惟一通過的急性血栓溶解療法(intravenous thrombolysis)。下表是其建議方式,但有約6.4%機會發生腦出血的併發症。
Thrombolysis with tpa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
Duration
<3 h from onset
CT brain
No hemorrhage or clear infarction
Laboratory studies
Hematocrit, platelets, PT/PTT
If above are negative or normal, treat with intravenous tPA
Administer tPA, 0.9 mg/kg: 10% in 1 min; remainder in 60 min
Perform hourly neurologic examinations × 6, then every 2 h for first 24h
Repeat CT and blood studies at day 2
(六)頸動脈支架有效嗎?
對於頸動脈嚴重狹窄而造成腦梗塞的病患,需考慮頸動脈內膜切除術(carotid endarterectomy)。對於身體狀況不能接受手術的患者,近年來有新的治療,即angioplasty及頸動脈支架(carotid stenting),效果不錯,但也有9.3%的併發症(中風或死亡)。
(七)腦中風的治療方法:中風後會恢復嗎?藥要吃多久?
當腦部大血管阻塞或出血時,不僅產生局部症狀,而且會因為腦水腫,擠壓旁邊正常的腦組織,造成腦壓增高,壓迫腦幹,病人因而昏迷,甚至有生命危險,幸而這種情況並不是那樣多見。急性期的病情穩定後,要注意是否有肺炎感染等併發症。缺血性腦中風在血管阻塞後,其所供應的腦組織雖已壞死,但因大腦其他部位的代償作用,只要積極的復健,病患的神經功能是會進步,甚至恢復的。當然,中風的進步程度與原來腦中風部位的大小是有密切關係的。
腦梗塞之後,除了好好的控制其危險因子外,醫師也會視病人情況給予抗血小板凝集劑(如阿斯匹靈)或抗凝血劑等。如果是頸動脈嚴重阻塞時,還會考慮做頸動脈內膜切除術等。中風之後,如能長期用藥物治療,固定接受醫師的診視,則再度中風的機會就會大大減少了。
腦出血在急性期時與腦梗塞治療相同,包括控制腦壓及穩定生命跡象。如果出血部位太大或是在腦部較表淺的位置,而腦壓無法靠藥物控制時,醫師有時會開刀取出血塊,但大部分情形是讓血塊自行吸收,同時控制其危險因子,如高血壓等。如果出血部位小,經過復健,通常都恢復得很好。
(八)腦中風後的憂鬱症( post-stroke depression )
我們常常只注意到中風病人癱瘓的肢體是否有進步,而較少去關懷他們的心情。中風後的憂鬱症其實很常見,但各家醫學文獻所報導的發生率不一,由一二到六四%不等。一般均認為約有一半的中風病人會出現憂鬱症。
中風後是否會發生憂鬱症受許多因素所影響:
一 中風後肢體殘障的嚴重度:肢體殘障越嚴重則產生憂鬱症的機會越大。
二 中風的部位:一般而言,額葉及顳葉部位的中風最容易發生憂鬱症。
三 家庭及社會的支持力量:如果患者在中風之前與家人(尤其是配偶)關係良好者,較不易發生憂鬱症。
幸好,中風後憂鬱症及早治療的效果不錯。大部分的中風後憂鬱症病患在服用抗憂鬱症藥物後,憂鬱症情形會有明顯改善,患者在接受抗憂鬱症藥物治療後,其憂鬱心情、神經功能、生活起居的行為能力,甚至智力都會有明顯進步,因此,中風病人在病情穩定後,不僅要積極的做身體的復健以恢復其神經功能,減輕肢體殘障外,也要注意其心情的調適,家屬要不斷幫他們加油,打氣,給予心理的復健及精神的鼓勵。如果仍不見效,則需服用抗憂鬱症藥物,當然,親情是另類的最佳安慰劑,配合抗憂鬱症藥物的使用,才能使其復原達到最大的效果。
(九)腦中風會不會遺傳?年青人也會中風嗎?
大部分的腦中風不會遺傳,但有一種自體顯性遺傳的疾病(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 CADASIL),病患約30-50歲,腦部有許多小梗塞,且常合併偏頭痛及失智症。
年青人(15-44歲)也會中風,但較少見,其致病原因還要考慮其他因素,如心臟疾病,血液及免疫方面疾病,藥物濫用及頸動脈或椎骨動脈剝離等。
(十)如何預防腦中風?
大部分的中風是有其危險因子,如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心律不整、高血脂症等等。因此針對這些危險因子好好的治療,就是預防中風最好的辦法。但是有些人已把危險因子控制得很好了,怎麼還會中風呢?這可能與年齡增加所產生的動脈硬化有關。不過,換個角度想,幸好有控制這些因子,否則阻塞的血管可能更大條,症狀就更嚴重了。
其實,疾病的發生與個人的身體狀況、先天體質、生活方式(如壓力、酗酒等)、外在環境(如感染、外傷等),尤其與是否具各種危險因子(如遺傳、高血壓、糖尿病等)等有密切關係,而且這些因素還會互相影響,因此更錯綜複雜。我們只能在能力範圍所及盡量避免引發疾病,按時服用藥物以控制病情,以免惡化或復發。
API stand for Acupuncture Point Injection. The intensive and fastist way to heal CVA.and brand new way to acupuncture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